图为《我们的爱情故事》剧照
2017年,音乐剧场《我们的爱情故事》在天桥艺术中心推出,2018年6月28日至7月1日,《我们的爱情故事》重回首都舞台,将一份至善至至美的人类共同情感奉献给广大观众。
音乐剧场《我们的爱情故事》是中国东方歌舞团全力打造的一部作品,作品以“爱情”为主题,采用国内舞台上几乎从未出现过的“音乐剧场”的表现形式,通过一个唯美动人的故事的渐次展开,串联起古今中外四十余首经典爱情歌曲,让观众在跟随男女主人公经历难忘的爱情故事的同时,感受到跨越时空、沟通心灵的难舍情怀。
民心相通:歌颂人类永恒的情感主题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情感主题,不论是青春蓬勃正当年,还是两鬓斑白再回首,爱情存在于生命的本能中,为每个人所体验珍惜,并升华为至真至善至美的共同情感体验。中国东方歌舞团延续了“爱”的主题,将十余首经典歌曲融入了一个关于“爱情”的唯美故事。
故事中的“他”是一名年轻的画家,为了即将举办的“爱情”主题画展寻觅灵感。“她”是一名执着追求的舞台剧演员,为了实现“主角梦”不断拼搏。一次偶然相遇,惊鸿一瞥间她成了他画中的女主角。一次次机缘巧合地偶遇,爱情在彼此心中生根发芽,命运却又一次次让他们错过。她的舞台梦终于要实现,爱情却渐行渐远。第二年春天他的画展如期开幕,命运是否会让她看见他描绘的爱情色彩,他和她能不能终成眷属?
图为《我们的爱情故事》剧照
音乐剧场:中国东方歌舞团的创新探索
音乐剧场《我们的爱情故事》以剧的形式将10余首经典爱情歌曲重新演绎,打造一种全新的、剧场式的表现形式。“音乐剧场”这种表演形式在国内几乎是首次出现,这源于中国东方歌舞团对舞台表现形式的大胆探索和创新尝试。
在舞蹈领域里,同样有“舞蹈剧场”的概念,“舞蹈剧场”(Tanztheater/ dance theatre)从上世纪60年代末在德国发展起来,至今似乎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有经验的观众只能试着描述一些典型作品,或者体会什么“不是舞蹈剧场”。以舞蹈剧场传统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剧场风格和表演形式是非常多样的,普遍来讲,舞蹈剧场摒弃了古典芭蕾意义上的美学,它很少去讲述一个连贯的故事,而是使用近乎蒙太奇的手法将一些碎片化的场景拼贴在一起,以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
与“舞蹈剧场”的概念近似,《我们的爱情故事》中对于“音乐剧场”概念的诠释,事实上是将“歌、舞、剧”融为一体,在这台“音乐剧场”里,观众会看到所有形式的音乐、舞蹈以及它们的“变形”,那些非常熟悉的经典歌曲、音乐剧、电影插曲和配乐等,都被用在相应的碎片化场景里,重新编曲、选择片段,并且掺杂大量表演,在生活化的动作和场景中,打造出“熟悉的陌生感”与“陌生的亲切感”。同时,演员讲话,唱歌,使用肢体和戏剧的方式进行表演,打破了传统“剧”角色里的“等级制度”,演员们没有明确的分工,事实上包括男女主人公的角色在内,每位演员在舞台上都同样重要。
图为《我们的爱情故事》剧照
呼唤情怀:呈现最“东方”的艺术精髓
音乐剧场《我们的爱情故事》中包含大量的经典爱情歌曲,这些歌曲曾经承载着不止一代人的回忆,如倾诉衷肠的《月亮代表我的心》、《选择》、《对你爱不完》等将以表演唱的方式在情境中演绎;精选的电影插曲或主题歌如《雨中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一步之遥》等将从“年代感”入手,以最能抒发情感、唤起回忆的方式展现;剧中还有经典的歌剧唱段如《月亮颂》、《卡门》等,与精彩纯熟的外国舞蹈水乳交融,不同的观众都将在剧中找寻到自己的“挚爱”,那些熟悉却久违的情怀在舞台上娓娓道来,唤起无数心灵对纯真美好的向往。
剧中的叙事部分用大量原创唱段及表演展开故事情节,中国东方歌舞团国家一级作曲、钢琴演奏家洪兵为这段“爱情故事”谱写了感人至深的旋律并创作了《我们的爱情故事》主题歌;国家一级演员、声乐指导郭蓉为所有演员指导歌唱;国家一级编导、总导演周莉亚以她独到的艺术眼光,与执行导演刘鑫、刘磊携手打造了别具一格的舞台呈现;青年编剧徐珺蕊不仅完成了细腻动人的剧情架构,还担任了所有原创部分的作词;刚刚作为公派访问学者赴西班牙研习弗拉门戈舞蹈的编导王梓丁编排并主演超高难度的《卡门》舞段。作曲家苑飞雪、朱森、刘强、黄扬辉、李超等为经典歌曲重新编曲打造熟悉的“新鲜感”。
出品人宋官林指出,《我们的爱情故事》以文化自信的理念去诠释包容人类的普遍情感和音乐经典;以一带一路的理念,去架接中外各国民心相通的桥梁;以创造创新的理念,去营造“音乐剧场”这一全新、独特的审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