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 片> 看中国

藏羌织绣与杨华珍:一样美得摄人心魄[组图]

支持←→键翻页 发布时间: 2015-08-0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但唐文 | 责任编辑: 伦晓璇

 羌绣起源于中国少数名族,羌族。自公元1500年起至今,羌族人就开始保持着身着传统羌族服饰的习俗,而羌绣都为手工刺绣,是羌族女性代代相传的手艺,珍稀的羌绣艺术可谓渊源流长。中国网 但唐文 摄

    羌绣起源于中国少数民族羌族。自公元1500年起至今,羌族人保持着身着传统羌族服饰的习俗,而羌绣都为手工刺绣,是羌族女性代代相传的手艺,珍稀的羌绣艺术可谓渊源流长。中国网 但唐文 摄

中国网四川8月4日讯(但唐文)“织绣是我们聪明的祖先一针一线沉淀下来的,我只知道,这一旦失去,就再也找不回来。” 藏羌绣在杨华珍的引领下,走出了羌寨,走出了深闺,逐渐走向世界,被人们赏识。如今,杨华珍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藏羌织绣”的传承人,几年来,已累计培训出1000多名“绣娘”,向国内外推销自己民族的织绣产品,让更多的人认识羌绣、认识四川、认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

说起与羌绣的缘分,对杨华珍而言,就是耳濡目染,是岁月的沉淀。羌绣起源于中国少数民族,羌族。自公元1500年起至今,羌族人保持着身着传统羌族服饰的习俗,而羌绣都为手工刺绣,是羌族女性代代相传的手艺,珍稀的羌绣艺术可谓渊源流长。在羌寨,每个羌寨的女子很小就会跟外婆、母亲学羌绣,它成为羌族妇女心灵手巧的一种象征。所谓“一学剪,二学裁,三学挑花绣布鞋”,她们从小便受到严格的训练。杨华珍是藏族人,出生于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的她,6岁便随母亲学习藏族编织挑花刺绣技艺。 “当时就从补疤开始,衣服烂了就会补衣服了,慢慢就会绣花了。我们的头帕、围裙等都要自己绣。”杨华珍娓娓道来,她说自己同母亲、外婆学阵线,常常都不按照规定的针法套路来,喜欢打破规律性,自创针法。在她16岁时,就因为手艺出众,常被长辈夸赞,并在当地小有名气。20出头的杨华珍就掌握了祖辈留下的技艺。

杨华珍与藏羌绣相伴,至今已有50个年头,杨华珍说:“我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我的家乡,立足于我们的文化,我喜欢收藏与藏族文化相关的东西,比如唐卡、服饰、绣品、用具……直到现在,我也常回老家去采风,到大寺庙去寻找灵感。” 杨华珍除了对嘉绒藏族编织、挑花刺绣的技艺进行了整理外,同时将盘金绣、扎绣等技艺进行发扬,充分运用于藏族唐卡画的绣制,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走进位于成都文殊坊的“藏羌绣苑”,这里有160多平方米大,装修颇具民族风味。工作间里,几个羌族妇女正靠着窗边低头刺绣。近几年,杨华珍组织创作了《释迦牟尼讲经说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两幅高21米、宽15米的巨幅唐卡和一幅高9米、宽7米的《五部文殊菩萨》巨幅唐卡,这三幅作品连续在近几届成都非遗节上亮相,都获得了最高奖项。杨华珍的作品也远销香港、新加波、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藏羌绣在杨华珍的带领下已经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化。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杨华珍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藏羌织绣”的传承人之前,居然是四川《阿坝日报》的一名摄影记者。杨华珍爱好摄影,并是一把好手。在做摄影记者之前还开过照相馆,那时还收了4个徒弟教他们摄影。杨华珍说,现在专注于藏羌绣,这还得感谢她30年的摄影经历。“摄影时的构图和色彩等感知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所设计的很多图案都是通过摄影照片而来,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艳丽无比,绣出来的藏羌织绣自然也颜色鲜艳。” 但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让她毅然决定放弃了摄影记者这份工作。年过五旬的她正在工作的路上,地震突然到来,她成为没有被滚落山石掩埋的幸运者。但是,身边有人已经血流不止,看到那样的场景,她感觉有心无力。

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看着藏羌很多同胞失去了土地的杨华珍痛心不已,她希望自己能做点什么。 “我会藏羌绣的嘛。”她脑子想起了自己会藏羌织绣。汶川特大地震过后不久,她就向《阿坝日报》交了退休报告,并于2008年8月成立了阿坝州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协会和羌绣协会。就这样,她放下相机,拿起绣花针,带领当地的妇女靠手艺生产自救。她觉得,这样既可以让她们赚点儿钱,把原来生活中的消遣变成今后谋生的手段,也希望让羌族文化及羌绣工艺得到延续。

那时,她带着十二位羌族、藏族老大姐走出大山,来到了省会成都。“很多老姐姐都是第一次走出大山,连过马路都不知道是红灯行还是绿灯行。”杨华珍在成都租了个月租900块钱的房子,她们吃一起住一起,自己做点绣品就拿出来卖。这样持续了3个月的时间,杨华珍带出来的1万多块钱很快就用完了。万事开头难,现在回想起那个时候,杨华珍至今都想不通当时的自己怎么那么大胆。令杨华珍没有想到的是,就因为当年自己的这份选择和坚持,使藏羌绣被很多人接受并认可,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杨华珍于2009年5月12日,“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在成都市文殊坊成立“藏羌绣苑”,作为保护和传承藏羌织绣基地。2011年10月,又在汶川县映秀镇建立“中国汶川藏羌绣传习所”,开辟了“传承人+协会+公司+农村合作社”的传承模式,培训农村妇女1500余人,促进居家灵活就业300余人。有了固定的平台,渐渐地销量不愁了,藏羌绣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就在2014年5月,羌绣、嘉绒藏族编织、挑花刺绣3项工艺全部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她本人也在年近花甲之时被授予“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几年来,杨华珍累计培训出1000多名“绣娘”,开始向国内外推销自己民族的织绣产品。杨华珍说:“老祖宗留下的手工活是文化也是财富,最难的时候我们靠它度过,以后我们要更加珍惜它、传承好它。”

杨华珍最大的心愿是尽到传承人的责任,把技艺传承给更多的年轻人,并希望他们能把技艺和现代的时尚、市场相结合,使技艺能更好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在新时期能得到新发展。她希望做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藏羌绣品牌,把有故事有温度的藏羌绣与时代相结合,把藏羌绣、把民族的文化底蕴推广到全国、到全世界。在杨华珍心里有个目标:祖先的东西还要继续挖掘、整理,而我的任务就是“传承”、“创新”与“提升”。

1   2   3   4   5   下一页  


 
本网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权,详见产品付费下载。 购买请拨打 010-88828049 中国网图片库咨询详情